防雷检测机构如何接入全国防雷监管平台?

2025-04-25
图片

      2023年8月,中国气象局下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防雷安全监管数字化改革的意见》,大力推行数字化监管,推动平台集约、数据共享、流程再造、模式创新、机制重塑,实现治理模式变革和监管效能提升,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,为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新修订的《防雷减灾管理办法》(中国气象局44号令)明确提出,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。

一、平台账号注册与登录
1‌.访问入口‌
登录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(外网地址:https://www.qgfljg.cn),检测机构及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通过外网访问,气象部门监管用户使用内网地址进入气象政务管理信息系统“防雷平台”模块。
雷电防护检测资质单位账号为防雷检测资质编号,初始密码为J2Uf5WnF#1(已修改密码的单位使用自定义密码)。
2‌.账号管理要求‌
防雷安全重点单位账号由地方气象部门分配,需‌修改初始密码‌以避免网络安全风险。
检测机构需补充分支机构信息、人员资质、仪器设备清单等基础数据,并进行日常维护。
二、信息录入与数据对接
‌1.检测报告上传规范‌
检测机构需在检测活动完成后‌15个工作日内‌上传检测报告,报告需包含完整检测项目、签字盖章及二维码标识。
报告格式需符合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模板》要求,上传后支持委托单位扫码核验。
‌2.年度报告填报‌
检测资质单位需每年‌4月1日-6月30日‌通过平台填报年度报告(含分支机构信息),逾期未填报或内容造假将影响资质延续。
三、合规审核与监管对接
‌1.线上线下协同检查‌
地方气象部门通过平台动态核查检测报告真实性,定期开展现场抽查核验设备安装合规性;
企业需配合气象、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合检查,整改隐患并录入平台。
2‌.处罚与信用管理‌
未按时上传检测报告、使用虚假数据或未接入平台的企业,将面临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。
四、注意事项
  • 密码安全‌:初始密码需在首次登录后立即修改,避免多用户共用同一密码;
  • 区域规范‌:跨省开展检测活动的机构需按属地要求补充备案信息(如宁夏要求区外机构提交年度检测活动总结);
  • ‌时效要求‌:检测报告上传、年度报告填报等操作需严格遵循时间节点,逾期将触发平台预警。
通过上述步骤,用户可实现防雷监管平台的高效接入与合规运营,满足政策要求的数字化监管目标。


分享